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第28个“世界读书日”特别报道——今天,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阅读?

时间:2023-04-24 04:34:48来源 : 人民网-教育频道

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得到智慧启发,让人滋养浩然之气。第28个“世界读书日”来临之际,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“阅读,是最美好的遇见”特别策划,邀请出版行业专家、资深编辑等以自身体验讲述读书故事,分享阅读经验,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,在读书中享受乐趣、感悟人生、获得成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阅读,是最美好的遇见,遇见可以陪伴我们终生的知己、遇见一个精彩丰富的世界、遇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、遇见那个更好的、可以乘风破浪的自己。”

“阅读给我创造了一个精神驿站,不管年岁几何,我仍能从阅读中获得内生的力量。”

“人类数千年智慧所凝结成的知识、观点和艺术,至今仍能给我们以抚慰、以力量,这是阅读给我们的礼物。”

你是否记得,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?而今,信息获取空前便捷,人工智能迅猛发展,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阅读?今天是“世界读书日”,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多位每天与书“打交道”的出版社编辑,听听他们谈谈“阅读”这件事,我们那些对生活的困惑,对世界的好奇,是否还能通过“阅读”获得答案?

“青少年的阅读时光,让我发现宇宙广大、万物可爱”

“小时候是最有求知欲、记忆力最好、认知能力飞涨的时期,又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时间。”对于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资深编辑赵雅茹来说,青少年时期是她到目前为止最自由、快乐、无负担的阅读时光。

“从《格林童话》到科学百科,从科幻小说、武侠小说到《红楼梦》《简·爱》等文学名著......青少年时期我读了大量的书。那是一个不求甚解但充满热情地探索世界、认识自己的过程——发现宇宙广大、万物可爱,也发现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所在。”赵雅茹说。

阅读也给了她表达的勇气。赵雅茹回忆道:“小时候我在自习课上给同学们讲故事,成了我们班的故事大王。这种正反馈推动我读了更多的书,上学的过程也变得有趣。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写作能力又是息息相关的,就像一个正向循环,让学习变成一个有乐趣、有期待的事。”

谈及年少时期阅读对自己的影响,而今已是一名学术类文字编辑的郭芮萱用九个字形容:“见天地”“见众生”“见自己”。“通过早期的广泛阅读,我看到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、不同文化下的不同世界,书中的文字帮我到达了年少时无法抵达的远方,开拓了视野。早期的阅读也让我发掘了自己的兴趣所在,为后来成为语言学习者和文字工作者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”

“阅读,可以让人生映射出无限可能”

“阅读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但能让人以比较小的经济代价,换取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。”在外研社综合出版分社资深编辑何铭看来,“在阅读的时候,你可以上天揽月、下海捉鳖,‘看’到你或许永远不会到访的世界角落,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势,可以与古今中外的学者名家平等地‘对话’……”

赵雅茹说:“人们常说,现在的青少年需要更好的人文教育,那么什么是好的人文教育?我同意一种观点,它应该是一种‘让人成为人的教育’,比如同理心的获得,比如超越自我的有限性。而为了获得这样的教育力量,文学尤其是诗歌,是无可替代的。”

“诗歌也许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凝练、最精华的部分,它承担着探索语言和意识边界的任务,给我们带来无可替代的审美体验。”赵雅茹以诗歌为例,分享了阅读能够带来的美好体验。对青少年来说,可以从童心诗选开始,再逐渐过渡到名家名作,再进一步可以读读叶嘉莹先生所写的论著。

“这些诗歌展现的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能达至的美好,会带我们去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”赵雅茹认为,人的一生是有限的,但通过阅读,可以让有限的人生折射出无限的可能性。

“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,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”

“读好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知识,启迪智慧,拓展视野,更能帮助孩子感悟多样人生,培养美好德行,滋养幸福的童年。”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外研社社长王芳谈到。

“幼儿园和小学阶段,孩子们的课业不太繁忙,有较多的课余时间。对于家长来说,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为孩子补充丰富的精神食粮,打好营养基础,那么培养出的良好阅读习惯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。”外研社少儿出版分社社长许海峰表示。

目前从事学术类编辑工作的李亚琦也认为,阅读习惯应从小培养,儿童从零岁起就可以开始接触如布书、卡片书这类的图书,建立起对书和看书的认知和兴趣,这样就能够有助于长期坚持阅读。此外,亲子共读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也很重要。

作为一名青少年科学图书编辑,郭思彤认为小时候在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、从书中了解到的职业印象,让他更想做好自己所热爱的这一份职业。他建议,当家长的认知没有办法告诉孩子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,可以让孩子通过读书认识这个真实世界。“科普图书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,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探求欲。”(人民网记者李依环)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